花钱就能买到教材“挂名主编”? 记者调查:“挂名”多为评职称

admin
2018-01-20 / 0 评论 / 67 阅读 / 正在检测是否收录...

  花钱就能买到的“主编挂名”

­  教材,相信大家都不陌生,一本优秀教材的编写往往需要许多专家学者群策群力,经过长时间的打磨才能出版。而教材的主编更应该是主持著作编写的人,既要动脑筋出思路,还要亲自动手撰写书中某些章节内容、统编全书,有时还需要亲自联系相关名家、组织编写班子。

­  但近日,记者却发现了一种新的造假形式——挂名主编,不必自己供稿、不必参与汇编,只要给钱,就能买得到教材的主编挂名。这是怎么回事?来看记者的调查。

­  记者在淘宝网上输入关键词“主编挂名”,数百个购买链接映入眼帘,其中的商品介绍大多注明这样的字样,“出书,著作、教材挂名、署名”或者“参编主编、副主编”。而一些所谓出书网站上更是在“出书挂名信息”栏中贴出了所谓的“主编副主编招聘表”,堂而皇之的做起了主编买卖的生意。在这张网站负责人发给记者的关于教育学的教材列表中,相关书籍就有十余种之多。

­  记者:这里面的都能做吗?

­  360出书网负责人 靳主编:基本上都可以的,到时候去网上查查就行。正常出版社出的书,(书号)那都是正常的,就是不进书店,因为这个也没有人看,就是一人两本。

­ 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

王余光:一般来讲出版社对这个作者的署名权是由作者来提供的,比如说我是个主编,我先报计划报我主编,但我并不报我副主编或其他作者的名字,也不需要报。那到我这个书稿完成的时候,我要根据这个书稿实际撰写的情况来确定副主编和作者,但这中间就存在这个漏洞,我可以比如说卖掉一些副主编这样的。

­  《中国科技论文》主编 、《中国高校科技》总编辑 李志民:有些出版社它人员少,组织出书的话,图书出版它也需要委托一些中介机构。有些协作单位像这种中介结构,看着这种(牟利)机会,从中介变成了不法商人。

­  经记者梳理,这些商家打出可出书挂名的教材或专著涉及医疗、教育、旅游、外国文学、经济学等数十个学科。许多商家为了吸引客源,还让使用过的网友晒出自己的评价。随后记者联系了其中一个卖家,对方很警惕地询问了记者的相关信息,并要求只能用QQ联系。转到QQ上后,卖家告诉记者,挂名不同主编价格并不一样,不同级别的出版社要价也不相同。

­  淘宝店卖家 煜主编:您想安排第几主编?

­  记者:这里边有什么区别?

­  淘宝店卖家 煜主编:他每个主编的价格也是不一样的,主编的话一般是有前三个主编,第一主编是一万二,第二主编8500,第三主编7500。

­  记者随后又联系了多家卖主,梳理发现这种挂名的方式,
“第一主编”的价位从9500元至12000元不等,“第二主编”价位8500元至10000元左右,“第三主编”价位在7500元左右,副主编价位从1000元至3000元不等。商家表示,国家级的书号费用要高一些,省级的费用要低一些。

­  淘宝店卖家 煜主编:主编是绝对可以在网上查得到,我们都是正规的书号,副主编相对来讲他是不上CIP(图书在版编目)的,在网上是查不到的。

­  为了打消记者的怀疑,一位店家还向记者展示了他们的通用模板“作品签约合同”。在这份图书委托出版合同中,记者看到,甲方委托乙方通过第三方出版社办理本作品的有关出版业务。甲方可提出主编位置、署名方式、内容删改等具体要求。乙方承诺本教材合法、正版,如乙方违反合同,甲方可以无条件终止合同。

­  有专家指出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》的规定,作者的署名权不可转让,像这种买卖署名权的行为风险极大。

­  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
姚欢庆:你实际上没有参与创作、编辑的行为,只是花了钱去当这个主编,作为自己的学术成果。一般认为,著作的人身权是不可以转让的,如果真正的作者主张权利的时候,它实际就触犯了著作权法,构成了侵犯著作权的后果,应该承担停止侵害,由此给著作权人造成的损失可以要求做相应的损害赔偿。

­  “挂名”多为评职称

­  这些挂名的教材既然很少在市面上流通,还有可能面临触犯法律的隐患,那为什么还会有人铤而走险,去花大价钱买这个“挂名主编”呢?

­  在部分商家的宣传广告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字眼,“在很多单位出书挂名和发论文一样,是独立加分项目。假如其他人有著作,你的论文即便满分,那么别人额外有出书项目加分,你也可能被超越和淘汰。我们每年和上百家出版社合作,涉及所有学科的所有位置;所以,与我们合作,你可以最快速度、最低价格实现加分晋升的目的。”

­  360出书网站负责人 靳主编:我们都做这么多年了,它就是正常出版,然后这边有写手写稿子,然后找人挂名。你就拿去评职称就行。

­  可见,从卖家口中许多买家购买“挂名主编”是为了评职称,那果真如此吗?记者在多个省份和高校关于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件的文件中,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具体要求:对于本科院校教学为主型教师,正式出版学术著作、译著或参编省级以上统编、规划教材可作为教科研成果。

­  《中国科技论文》主编 、《中国高校科技》总编辑
李志民:有些因为学校任务分配的不一样,可能有些人侧重于教学、有些人侧重于科研,这些老师因为学校岗位不同,我做教学我就没有时间搞科研,我教学怎么来评价,对于教材列入职称评审,也是一种对积极参与教学的人一种鼓励。

­  目前,国内多数高校的教师岗位主要分为三类:教学科研岗位教师、专任教学岗位教师和专任科研岗位教师。教材主编作为职称评审条件主要集中在对教学岗位的老师评定上,但花钱就能买到的主编挂名,却伤害了真正认真写教材的教师。

­  某高校教学岗位老师:正常我们出一本教材,至少也是一两年时间,而且是教研室许多老师一起出一本教材,如果花钱买的话说实话对于踏实写教材,踏实想教好学生的老师来说挺不公平的。

­  专家建议:人才评价体系待完善

­  “挂名主编”现象的出现不仅伤害了踏实做学问的教师,专家认为,也暴露出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对人才评价的标准过于单一、职称对高校老师的影响太大。

­ 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
王余光:待遇跟职称是挂钩的,如果你评不上教授,你的工资就低,你评上教授工资就高。跟你获取的一些资源也有关联。比方我去申请一个项目,再成立两个项目,一个是副教授经常拿不到,那么你教授就容易拿到,他这一项是有连带关系。那你职称如果低了的话你就很吃亏,所以老师们很看重。

­ 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
陈志文:我们对任何人才的评价一般来讲都是定性评价加定量评价,可是因为人情,因为诚信,等等复杂的原因,导致我们在人的评价上很难完全把定性评价也就是主观评价放进去,因为争议会很大,因为会有失公平。那么这样就导致我们在现实中大量用的都是定量评价,定性评价只存在于理论上。

­  近年来,我国职称评审权限不断下放,去年10月20日,教育部、人社部联合印发的《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》指出,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,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,制定本校教师职称评审办法和操作方案等,明确职称评审责任、评审标准、评审程序。职称论文不再“一刀切”,为高校“松绑”。专家建议,高校在进行职称评审改革的过程中也要担负起应有的责任。

­  《中国科技论文》主编 、《中国高校科技》总编辑
李志民:如果我们评审职称的机构能够负责的话,是很容易发现的。他提供的教材你学校用了吗?我们学生用的是不是这样的教材,事实上是很容易来识破这种真书号假教材的,而且更多的应该开展公开的评价,公开的数据,你的学术影响为什么不可以在网上查。比如说我们学生培养的数量、质量,也可以作为重要的指标。

­  同时,专家指出,要想切断“挂名主编”交易中的利益链条,也应从出版端严控书号,加大造假的惩处力度。

­  《中国科技论文》主编 《中国高校科技》总编辑 李志民:书号要从严,这个教材,能不能用,因为教材它的影响面很大的,从书号上就可以,选题的时候就可以把握。

­ 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陈志文:你做一次可能你一辈子不要说评教授,你可能连教师的饭碗都要丢掉,那我想很多人就不敢铤而走险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原标题:记者调查 | 不供稿不参编 花钱就能买到教材“挂名主编”?

责任编辑:袁静静

0

评论

本站关闭了所有页面的评论